狗狗感染弓形虫有潜伏期吗?
关于“宠物能传播动物寄生虫病”,我们通常认为的主要是 蜱、跳蚤、虱子 和 蛔虫、绦虫和钩虫 这三种。 在宠物体外寄生虫中,只有蜱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和传播猫瘟热病毒;但是这两种病毒的潜在风险都是微小的——毕竟它们可以感染的犬科/猫科动物有限。虽然人类可能会因蜱叮咬而得伯基特淋巴瘤,但这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主要发生在非洲。
而蛔虫病(犬并殖吸虫病)和钩虫病(猫钩虫病)的感染对象是人类,但患病的动物只是传染源之一而已,患病率都很低。
至于宠物体内的消化道线虫,常见的如蛔虫、十二指肠钩虫等,它们的宿主范围很广,人、狗、猫都可能感染,不过感染率低之又低,一般通过粪便排出后暴露在室外,才有机会污染环境。
当然,这些疾病在宠物身上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如果人能做到定期驱虫的话,宠物也会少受些罪。所以为了宠物的健康,也为了家人的健康,请定期为您的爱宠做好体内外驱虫工作吧!
然而接下来要说的这种寄生虫,却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病原体 —— 它是导致宠物流产或死胎的主要原因之ー。 它被称为「宠物三大生殖道寄生虫之首」——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的猫和狗是弓形虫病的首要传播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食用被弓形虫污染的食物和水,因此铲屎官们应尽量避免让宠物接触食盆和水碗,且应避免给宠物喂食生冷食物。 而对于喜欢撸猫撸狗的喵星人汪星人来说,预防弓形虫感染的重点在于,避免与宠物的排泄物直接接触!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什么是弓形虫,以及它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弓形虫是什么? 弓形体原虫(Toxoplasma gondi)是一种广泛散布的世界性寄生虫。 1927 年由法国兽医学家雷奈·克雷孟梭发现其形态特点并将其命名为「弓形虫」。而由于其对实验动物的致死作用,人们又将其称为「三形虫」。 目前已被确认的有6种基因型,其中仅有G1和G2具有致病能力。
弓形虫的生活史复杂,包括细胞内期和细胞外期两种形态表现阶段。 寄生在细胞内的时期称为细胞内期,这个阶段以二分裂的方式增殖,形成卵囊。当含有成熟卵襄的粪便落入土壤中时,卵囊会发育成为具感染性的裂殖体,当土壤中的条件适宜时,裂殖体会再增殖,最终产生感染性卵囊。 被感染的细胞就是细胞外期的起点。从侵入细胞到发育成卵襄这个过程称为细胞外期。
一旦卵囊进入人体或其他宿主细胞,就进入了细胞体内期生活周期,继续分裂增殖,直至产生新的卵襄排出体外。 至此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2.弓形虫的传播路线及人群易感度分析
根据以上的生活史可以看出,弓形虫的传染途径分为两种类型: ① 急性型主要通过生食肉类或未完全煮熟的肉类进入体内;
② 慢性型则可通过间接接触受感染的宠物粪便,经由口腔进入体内,例如舔舐爪爪、舔毛等行为引起感染(图3)。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免疫抑制病症的人群(即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受到弓形虫的影响。
3.弓形虫对宠物危害巨大
首先,弓形虫可造成流产或死胎,也可造成新生婴儿脑积水、小头畸形、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其次,弓形虫还可损害肝脾、淋巴结、肌肉组织,引起多发性浆膜炎,甚至导致心肌炎和贫血等现象。 弓形虫感染还可能引发眼部病变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