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狗疫苗失效?
一般来说,我们不建议直接去辨别“狗狗的免疫是否生效”! 因为判断疫苗是否产生作用是有一定风险的, 而且结果可能并没有你想得那样明确-----很多病毒性的传染病都是呈“潜伏期”状态, 在这个期间接种疫苗有可能增加疫苗接种的效果;而如果接种失误,在潜伏期内患病的风险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一般提倡“按流程接种”的原则----即只要完成了疫苗的接种程序,不管疫苗是不是有效,风险已经低于未接种的情况了。如果接种后按照正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饲养管理,效果会更佳。 但若必须区分,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确认接种的联数(品联)和剂次(数量) 一般情况下,犬的疫苗注射需要3~4针,每针间隔15~21天。刚出生的幼犬,第一次接种疫苗称为首免,一般在3~4周龄注射第一针,10周龄左右接种第二针,12周龄接种第三针。成年犬每年需接种3针,分别在3月、6月、9月及12月份进行。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联合疫苗是六联苗以及七联苗。 要注意的是,不论是联数还是剂次,只能多不能少,否则无法达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第二步、确定疫苗的有效成分 目前,动物用的疫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灭活疫苗,另一类是弱毒疫苗。其中,由病毒或细菌通过无生命培养基产生毒株的过程被称为灭活,而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疫苗菌株,其毒性明显减弱,属于弱毒疫苗;而直接用减毒疫苗病毒株接种于易感动物,获得的疫苗被称为活疫苗。 目前在动物疫苗市场,以弱毒疫苗为主。对于家养犬来说,常见的弱毒疫苗包括六联苗和七联苗等。 其中,六联苗可以预防犬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肝炎、副流感病毒病和腺病毒所致的呼吸道疾病; 七联苗在六联苗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疱疹病毒的成分。
第三步、观察犬的健康状况,特别注意与疫苗可能的反应相鉴别 对于刚刚完成的疫苗接种计划而言,最好连续7~10天内,每天做好疫苗的观察记录,重点注意接种部位伤口的处理,避免出现局部感染。 如果有出现轻微的热反应,通常1~2日内可自行恢复; 如果有出现过敏反应,要及时处理,同时通知医生,必要时予以治疗。 还要仔细观察动物的饮食、精神状况、粪尿状况等等,如果发现异常,也可以及时联系医生。
第四步、关注免疫期的动态,按时补注后续疫苗 虽然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会逐步升高,但高浓度的抗体水平维持时间并不长,一般为6个月,因此需要在6个月后继续补注疫苗的后续针剂,以保证足够的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