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眼睛发光?
如果猫在晚上很兴奋,它们的瞳孔会放大大发光; 反之,如果在白天或夜晚没有光的环境中,它们瞳孔会收缩非常小,几乎看不到。 这是自然进化而形成的特殊本领。与狗的瞳孔一样,猫咪的瞳孔也由两部分组成:中央部分是圆形且有色的虹膜(类似人类视网膜的中心弧),周边部分则是无色的环形结构(类似于人的周围视网膜)。 在有光线的情况下,光线会在瞳孔的环状结构中来回反射,从而看起来像是“放大”了的圆形的虹膜。
然而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所有的光线进入瞳孔都会被中央虹膜吸收,因此无法在环状结构中形成反射,所以从外面看,所有猫的瞳孔都会变得非常小! 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物体,都是这些物体的阴影——无论是我们自己的手还是远处的大树,都是物体遮挡了光线让我们看到了阴影。如果我们看不见物体的阴影,也就是光线被完全吸收,那么我们也就看不见这个物体了。 而对于动物而言,它们的视觉能力要比人类强得多,它们能够看到物体反射和散射的光线,也能像人类一样产生夜视能力。
所以猫在明亮环境中,或者是黑暗环境中的微光下,都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虽然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猫眼睛里面的景象,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在明亮的室外环境中,猫的视野应该和我们是一样的,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但是在暗夜里,或是月光皎洁的夜晚,情况就不同了。这时,猫眼中的颜色识别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它们主要依靠的是红外探测来识别物体。 相对于白天的彩色世界,夜间的红外世界是个灰暗单调的世界,所有色彩都被降低到三种基色——黑、白、灰。在基色的基础上,一切物体都看起来有点模糊,有些像是放大了的投影。
为了在这个红灰色世界中更好地移动和捕猎,猫的瞳孔可以自动地放大和缩小。当猫看到了移动的黑色影子时,为了防止漏掉任何一丁点危险信号,它们会迅速扩大自己的瞳孔,尽量多地接收进发出的红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