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怎么变厚?
耳廓的外耳道,是一个弯弯曲曲的管道,它连接着鼓膜和外耳道底部的软骨。 外耳道可分为三部分,分别称为前、中、后三部,各部之间由鳞骨和软骨组成。 每个耳朵都有这样一条“耳朵通道”,它具有调节声音功能的作用。 当外界声波传入内耳时,通过这个“耳朵通道”使其强度增加,然后传到螺旋神经节,进而使大脑感知。 这个“耳朵通道”还具有收集声音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先是传到“耳朵通道”上,被传声特化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所感受,再通过特定的细胞,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传入中枢神经系统(CNS)。 最后,这些电信号在大脑中被解释为语言或音乐等符号。
然而,当“耳朵通道”出现阻塞时,人就会听不到或是听到噪音。 中医学认为,耳朵通道不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耳部病变引起,二是因鼻咽部疾患引起。 如果是由耳部本身引起的堵塞,多由于外耳道耵聍栓塞,也就是平时说的“耳屎”过多所致;也有可能是由于急性炎症导致的分泌物增多,形成水肿,或因异物如棉签、发夹等损伤外耳道,使得耵聍积聚,均可造成听力下降。 如果是鼻咽部疾病导致的耳道闭塞,多是由于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导致。 由于年龄的增长,人体面部骨骼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口腔及鼻道的黏膜也变得越来越薄,而咽部脂肪则逐渐堆积起来。因此在老年人群中,慢性咽炎、鼻炎以及扁桃体炎的发生率都比较高。这些疾病的存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耳部正常的通气功能。
中医学认为,慢性咽炎与体质虚弱,抗病能力差有关。病久耗伤津液,阴虚火旺,灼伤喉络;或痰热蕴结,郁而化火,均能引起嗓子疼痛。 中医认为,鼻炎是由于肺气虚、卫气不固,风寒侵袭所致。
患有此病的人多有打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 一些鼻炎患者发病期间,鼻腔内常常有清涕流出,而这些鼻涕进入鼻咽部,又无法顺利排出。于是这些鼻涕就积存在里面,逐渐形成痂壳,从而堵塞了鼻孔。有些小孩爱吃手,也会因此导致鼻孔里塞满鼻涕,甚至呼吸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