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宠物狗要剪尾巴?
很多宠物主人不知道的是,现在市面上大多数的宠物狗狗都是无尾犬。那为什么要给它们剪掉尾巴呢?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动物行为学的概念——异嗜癖(Scorpionism)。 很多品种的狗狗在发育过程中都会产生咬尾巴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异嗜癖。这种现象会持续到狗狗2个月左右,如果没被纠正,就会形成长期习惯。
因为狗狗的鼻子和嘴巴都比较小,脖子也比较短,所以没有办法用嘴来清理自己尾巴上的毛,这就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而有些细菌是人体所需要的,无害;但有很多却是病菌,会引起一些疾病。 比如感染细菌后,容易引起肛门瘙痒,使狗狗总是去抓挠自己的臀部,造成不必要的细菌感染。又比如寄生虫(蛔目、绦虫目等)会通过肠道进入人体造成伤害。还有真菌,会引起皮肤发炎,导致皮肤病。 最关键的是,这些细菌、寄生虫、真菌都容易通过唾液传播! 而当狗狗咬着自己的尾巴时,很容易把上述所有问题一并给自己带来。
为了狗狗的健康,必须制止它啃食尾巴的行为。 而最好的方法是在现象刚出现时就扼杀,也就是在狗狗成年前就杜绝它啃食尾巴的习惯。 当发现狗狗有啃食尾巴的行为发生时,及时纠正,可以用手轻轻点触它的口鼻,让它无法继续下去。 但切记不可过于严厉地惩罚狗狗,这样会给它心理造成影响。
在农耕社会,某些工作犬种有必须剪尾巴的必要性(例如牧羊犬、梗犬、猎犬),这和该犬种的工作特性有关,因为这些犬只经常要工作于狭小的地方,过长且毛丰富的尾巴有可能会勾在障碍物上而影响工作。某些犬种例如梗犬,因为要工作于潮湿的地方,过长的尾巴若沾湿后重量增加,湿漉漉的尾巴内部潮暖,细菌易于生长繁殖,容易造成尾部后半端坏死,所以需要藉由剪尾来避免此种情形发生。
对于那些工作犬,尾巴是它们身体的功能性部件,因此,它们的尾巴,只有在确保功能性不严重降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度的装饰性修剪,不能进行大幅度的改变其自然形态的修剪。比如:许多牧羊犬种和梗犬种尾巴根部很粗,尾毛浓密,甚至过于浓密,而它们又要进行牧羊和打猎的低效率工作,那么,如果尾巴扫到障碍物的话,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影响牧羊或打猎的效率,或者,甚至会因为障碍物的牵拉而使自己受伤。于是,对于这些犬种,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剪是必要的,且这些犬种的标准中也有相关的条款。比如:柯基犬、牛头梗、瑞士牧羊犬、古代牧羊犬等。还有些犬种,比如罗特韦勒犬,虽然在其他国家其尾巴是不能剪的,但是在中国大陆这里,因为有防疫的相关规定要求,可以进行部分的修剪,以防止细菌病毒的滋生(剪后需要对其尾根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