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导盲犬吗?
有,而且不止一只。 先贴视频 这是之前央视采访中国第一条导盲犬小公主和它的训练员的视频,注意看时间 这是今年7月份的新闻 武汉首只导盲犬正式上岗! 8月12日,武汉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辅警小孙通过培训后,成为盲人朋友的小贴心——第一位导盲犬“叮当”的主人。
小孙是湖北潜江人,从小患有视力障碍,靠着助视器维持着基本的视觉。他告诉记者,因为眼睛的残缺,小的时候常被人嘲笑为“瞎子”。因此他对“光明”有着比常人更加炽热的渴望。 2015年,公安部部署开展“平安关爱”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各地建立盲人按摩机构,对盲人进行就业培训、提供工作岗位。同时,公安部还引入社会资源,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资助或提供服务方式参与助残帮扶活动。此次上岗的“叮当”就是由北京爱心公益基金会资助的。
据武汉警方透露,由于国内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导盲犬行业的运作,所以此次“叮当”的资助方——北京爱心公益基金会,借鉴了国外经验,制定了比较完备的训练手册。 “叮当”的主训老师周宇介绍,一只导盲犬从出生到能正常工作,要经过严格培训才能上岗。“叮当”学名“点点”,4个月大的时候被选为导盲犬培养。
经过7个月的专业训练,“点点”掌握了识别方向、分辨颜色、辨别温度和压力等40多项本领。 为保证训练效果,训练基地设置了多个模拟实景训练区,供“点点”练习使用。例如,训练它如何在拥挤的地铁里完成引导任务;如何在陌生环境里寻回离开训练员的“点点”;如何与陌生人交流,以及遇到突发状况时如何应对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外,“点点”还要学习日常行为规范,如何与其他动物相处,甚至包括如何与其他导盲犬打交道。 只有经过全方位训练,且所有项目达到优秀水平的“点点”才有资格参加上岗资格考试。
6月中旬,经上级公安机关考核认定,“点点”顺利取得工作许可。 拿到身份证后,“点点”的工作地点主要在湖北省公安厅内部及周边区域。作为警营里的新成员,“点点”不仅需要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节奏,还要面对诸多未知与挑战。为此,省公安厅专门配备经验丰富、热心负责的民警担任“点点”的培训员,帮助其尽快融入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