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狗有哪些?
这个问题,我绝对有权答! 本人从小热爱小动物尤其是狗狗,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六七岁)我家来了一只流浪狗,黑黑的毛,特别瘦小,我爸爸把它关在门外,它一直叫,我可怜它就把门弄开,它马上扑到我怀里,那时小没什么防范意识,后来它跟着我回家了,我妈给它做了饭,还喂了我一口(现在想来真害怕呀,万一有传染病怎么办啊!!!),从此我家多了一位新成员,我给它起了名字叫“花花”,因为它身上的毛是黑色的底花。 后来长大了到了上学的年纪,每天早上去学校,它都跟在我后面跑到学校,我记得学校有个小坡,我每次跑上去它就在坡下等着我,放学了我在坡上等它,它就从远处飞奔而来,那景象真的很美好^O^ 但是好景不长,没多久它不见了.....找了一圈没找到,我问妈妈是不是她把它送走了因为她讨厌动物(其实妈妈很善良,只是不会表达,家里养过鸭子、兔兔、鸡还有好多虫子,全都是我弄丢了或者走丢了,所以妈妈以为我是故意的,所以总是不客气的骂我)。
后来,后来就有了这篇文章——《我的花》(๑¯ิϖ¯ิ๑)~,发表在杂志上,还拿到稿费啦嘻嘻嘻,这里还要说个小插曲,因为文章里有描写一只小黑狗,被我同学看到后,来找我询问小狗的来历,原来她是看了杂志上的文章的插图,画的就是“花花”,后来我拿给妈妈看时,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小花花竟然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我身边。
接下来就是正文时间啦~ 中国境内现存犬类品种几乎均为杂交品种!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纯种犬,所有的犬种都是杂交而成。
我国养犬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汉书·武五子传》中就有关于“犬”的记载。唐代白居易有咏“犬”诗;宋代王安石著有《犬》;明代李渔著有《犬经》一书,清代袁枚著《续犬记》。
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政府开始重视犬类管理。1952年,公安部发布《关于禁贩、禁运、禁剧毒农药入国的通知》,禁止有毒药品流入国内,导致当时国内犬只疫苗供应不足,狂犬病无法预防。于是各地政府开始组织群众捕杀流浪犬和无主犬。据统计,仅北京一个城市就捕杀流浪犬8000余条。到60年代末,全国共捕杀野生犬近30万只。 直到70年代末期,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养犬又开始盛行。80年代后期,国外名犬通过各种渠道陆续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犬病的流行和传播,为了控制犬病,有关部门于1993年开始要求注射犬瘟热疫苗,但许多宠物主人忽视了这个必须注射的四联疫苗。
90年代中期以后,宠物等级逐步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养宠群体。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199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畜牧法》,其中对养宠规范和动物防疫做出了相关规定。2001年颁布了国家首批强制性标准《畜禽防疫规程》,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检疫和消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兽药管理条例》,对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进行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