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狮是中国的吗?
首先从种族上来说,Chow是指“中国犬”(英语:Chinese Dog),即现在的中华田园犬或者柴犬。而Pakchen 是指“西藏犬”(英语:Tibetan Dog),即现在的哈士奇,也就是西伯利亚雪橇犬的原种。两种犬在基因上非常接近,外貌也有些相似之处。
其次我们从历史上来谈,根据已知最古老的关于中国的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公元前7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来自中亚和西方的犬被用于祭祀和军事,而这些物种中就有我们今天所说的“Chow”狗。而在战国时期出版的《春秋》中也提到一种叫“山犬”的动物,这种动物被认为是今天的Chow。那么可以推测,至少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Chow带到中原地区了。 至于pakchen,我们只能从其英文命名来推断其来源于俄罗斯西部的帕什凯尼(Pashkent)地区。由于该地区在古代属于吐火罗国(即焉耆古国),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吐火罗犬。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这种犬随着商人和使节一路向西,到达欧洲和北美,并且通过殖民者传到了新大陆。
综上,我们可以说这两种犬种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也就是中亚和东欧,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人们的迁徙和政治形态的转变,导致它们追随者不同的祖先路径来到中国。只是后来的生活环境不同,使得这两个近亲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体型上的差异并分别成为了今天我们所说的Chow 和pakchen。 最后我们来谈谈大家对松狮的误解。其实不论Chow还是pakchen,作为工作犬和猎犬的时候,因为体型限制以及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短毛品种。但是人类驯化宠物犬之后,因为生活条件提升及饮食结构改变(含蛋白质食物摄入增多),使得两者逐渐长出浓密柔软的皮毛,且颜色也由原本的深色逐渐变为浅色(但体毛的颜色并不影响其身体色素沉淀导致的皮肤色素沉着,因此会有毛色深浅不一的情况存在,这和在草原上依靠阳光直射来防止皮肤晒伤的哈士奇有着明显的区别)。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松狮都呈浅色系,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它们的祖先就是白色犬。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这两种犬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体型差异,而且生活区域也有明显区分,因此基因交流本来就不频繁,何况是在没有引进外血的情况下。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现代松狮的浅肤色是其纯遗传基因突变的结果,与血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