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腹鸟怎么人工养殖?
粟腹鹀(Sylvia nivica),又名栗耳鹀、粟雀、小鹀、金翅雀、金丝雀、黄雀、花麻雀等,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2厘米,体重约40克。全身羽色金黄,翼尖黑,尾下覆羽白,雌雄异形。嘴细而尖;脚很短,后趾具蹼。以种子和昆虫为食,多栖于树梢,在树上筑巢。分布于欧洲中部至西部、北美洲和大洋洲。在我国主要产于华北与东北,为留鸟或候鸟。 【生态习性】
生活于森林边缘的灌木丛中.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聚集成群,常成群在丛林间穿梭跳跃,边歌唱边寻找食物.性机警怯懦,不善飞翔,喜欢紧贴地面奔跑或飞奔。主要以植物种子等为食,亦吃虫子。
【饲养管理】
由于个体的大小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食量大小不同,所以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饲料的好坏。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生理特点,总结一些基本原则供大家参考。 (一)营养要全面均衡。 任何物种都是整个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营养代谢途径。因此保证营养均衡全面就是保证它们能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适口性强。 动物喜欢吃的东西,首先要考虑它的适口性问题。如果适口性不好,再富有营养的食物,动物也不会去吃。因此为了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要尽量给它们提供适口性好的食物。
(三)稳定供应,适时更换。 无论什么动物,当它感觉到周围环境安全的时候,才会安心进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因突然更换饲料、突然改变投料时间等引起的不良刺激,保证动物在平稳的状态下摄取丰富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