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螺有哪些品种?
中国淡水螺类共有600多种,其中能形成较大规模作为水产养殖的约150种左右 常见的养殖淡水螺有30多种,主要有河蚌、青蛤、缢蛏、泥蚶、毛蚶、魁蛤、帘蛤、珍珠贝及田螺等。 1.河蚌(亚非) 主要经济性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生活在淡水中也可生活在海水里,在淡水或海洋中都可以自然繁殖,但一般生活在淡水中的种类,如三角帆蚌,只有在人工饲养下,才能进行雌雄异形现象。 主要经济产地:我国除青藏高原和台湾省外,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广东(珠江流域),江苏(长江中下游),山东。 2.青蛤(亚非) 主要经济性状:贝壳大,壳质厚,坚固,呈卵圆形。表面光滑,具有黄褐色光泽。 有假鳃,呼吸器官齿舌发达。外套膜上具有两条皱褶,故称“青蛤”。 在自然条件下,雌雄异形不明显;但在人工饲养情况下,可以出现较明显的性别差异:雌雄个体大小相近,背腹稍扁,两侧对称;而雄性个体饱满,后腹部明显突出,前端钝圆。
主要经济产地:中国福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均产。主产于福建沿海,以厦门、泉州及其附近渔场产量最大。青岛、大连以及北戴河海滨亦产。 3.缢蛏(世界各海区) 主要经济性状:身体细长,略呈梭形,前端窄,后端宽而略肿,就像一根拉紧了的橡皮筋。体表光滑,大多具有深色光泽。生活时颜色变化较大,一般体色为黑褐或灰绿色,在灯光照射下则显深黑色。 前部体节显著伸长,每个体节上有两个突起,称为触角,具有感觉功能和捕捉食物的作用。后部体节相对短粗,每节有一个横沟,故又有“缢虫”之称。
主要经济产地: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以浙江乐清湾、福建厦门至广东湛江之间的沿海产量最高,且品质最佳。其中又以广西北海和广东阳江地区所产的“北蛏”与“阳西蛏”最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