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田园犬有多少种培育?
关于“中华田园犬”这个名字的争议,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 简单说几句,“中华田园犬”这个名字的官方定义是,“由中国民间自家饲养而未取得犬类血统证书的犬”。这个名称的定义中并没有包含“中国本土原生土著犬种”的意思。所以,“中华田园犬”和“中国人自己培育的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并不拥有任何“自己的犬种”(详见上面那篇文章)。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文章,把“中华田园犬”说成是“China mastiff”或者“Chinese native dog”,其实这两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虽然“mastiff”这个词能翻译为“猛犬”,但其实是英国人给马士提夫犬起的英文名,而且这种英国犬和其他欧洲犬种一样,在近代才被引进到中国,并由此在华北和东北地区普及开来;至于“native dog”则显然是指“本地人养的土狗”,可问题是,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方人的习性相差甚远,难道在南方人看来,北方人的“土狗”成了“native dogs”了? 所以啊,网络文青们写的那些“中华田园犬”就是“China Mastiffs”“Chinese Native Dogs”之类的文章真的是误导大众!
回到这个问题来,所谓的“中华田园犬多少种培育”的问题其实就涉及到如何定义“中华田园犬”的问题。如果以“血统是否纯正”来定义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是没有的;但如果以“外观近似”为定义的话,那就太多了……其实这也是人们对“杂交优势”这一生物学常识缺乏了解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