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病是什么病状?
这个白点病啊,可以说是非常常见了 先看一下海鱼发生白点病的症状吧! 患白点病鱼的全身覆盖一层白色粘液,尤其在鱼鳍、尾柄处更为清晰,在身体与容器接触的部位也可见到。特别是冬季水温较低的时候,鱼体表面的绒毛状黏液腺体分泌旺盛,使得体表有较厚的鳞被遮盖,此时若用手触摸患处,则不易发现异常。 而当水温上升之后,这些异常的症状就显现出来啦~ 患处的皮肤会出现局部坏死现象,严重的可蔓延至头部或整个身体,而且坏死的组织表面附有白色絮状物,这是由细菌二次感染的证据。 有些病鱼虽然也能勉强游动,但身体失去了平衡,行动迟缓、呆滞,尤其是那些体型较小、体质虚弱的鱼,往往会在疾病早期就死亡;而一些较大体型的鱼,虽然能活下来,但也会因体质较弱,而导致后期新陈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其他病害。 当疾病发展严重时,个别病鱼的身体上可能会发现数枚豆粒大小的白色结节,这就是病鱼体内的幼虫(绦虫)在吸吮营养时留下的伤口,也是细菌的良好繁殖场所。 如果我们不加以处理的话,那么这些结节会慢慢长大,直至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绦虫虫体。
看到这里应该都知道白点病是什么了吧~也就是由于寄生虫(异尖线虫)引发的细菌性感染。 那接下来就要说说白点病应该如何处理了哈~ 对于小苗和幼鱼阶段的白点病,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水质来改善。 提高水体中溶氧的含量,增加水的硬度(即添加一定量的食盐浸泡鱼体)都有利于缓解病情。 我们还可以采取换水的方法来治疗白点病哦~每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1/3。 但是如果您的缸内有水草等植物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把水草捞出来了~因为水草上可能黏着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虫,而此时又把它们放回水里,无疑是把这些病原体放进了我们的鱼缸哦!
而大白鲨等凶猛性鱼类得了白点病我们最好还是隔离饲养吧~因为这种疾病的传染性强哦!我们不要低估了它的威力…… 最后再来看看白点病预防的小妙招吧~ 我们只需要做到下面这几点就可以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