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会的几种病?
作为从业近10年,见过无数狗病的兽医师,可以负责任的说,95%的犬病都可以预防!只有少数几个难以防范,并且一旦得病,病死率很高! 首先,我们谈一谈那些可以防范的疾病——只要主人注意以下几点,大部分幼犬成活率几乎能达到100%!
第一、按时接种注射疫苗 疫苗中含有杀灭病毒的活性成分,在病毒进入身体后,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防御病毒的作用;另外,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的清除体内潜在的病原体,防止发病。一般建议幼犬在3~4周后开始接种第一针疫苗,2周后再接种第二针,第三针疫苗在接种后7~8周注射。有些疫苗需要注射3剂以上才能最终生效,所以不能急着带爱犬打全部疫苗,而应该按照程序逐渐完成。
第二,注意饮食健康 不要给犬喂食过于单一的食物,要保证营养全面。特别是怀孕母犬和刚断奶的小犬,更应该注意食谱的多样性。千万不要为了让犬长得更壮实,长期喂高蛋白质食物(比如肉类),这样会导致犬消化不良,出现腹泻情况。不要直接喂食生肉,这样很容易让犬感染寄生虫,定期驱虫非常重要。 保证饮用水来源干净,自来水中有可能含有寄生虫或其他有害物质,最好能给爱犬准备一个干净的水盆,让它愿意喝就喝,不愿意喝也不要勉强。
第三、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 体外寄生虫主要是寄生虫中的螨虫和虱子等,它们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当您发现您的宝贝身上有小疙瘩或者抓耳挠腮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了体外寄生虫,要及时做体外驱虫。 体内寄生虫主要是指蛔目、绦目和一些线虫类寄生虫,它们的繁殖能力都非常强。体内外驱虫必须每月进行一次。
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的犬,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目前对寄生虫的药浴药物是高效、安全的广谱杀虫药,安全高效,无残留,对眼、鼻等有粘膜部位的寄生虫杀菌效果尤其突出。 对已感染的犬要进行连续3~5天的药物治疗,用药期间应避免沐浴或喷淋,保持犬体的清洁,及时更换已被污染的衣服。同时,应注意对用具进行彻底消毒,确保不会再二次感染。
对于刚刚捡来的流浪犬或者来历不明的陌生犬必须先隔离,并进行严格的体内外驱虫处理之后再混养。
下面我们来谈谈那些防不胜防的疾病——尽管主人做好了所有预防措施,但是并不能完全确保爱犬不会患病。这种情况下,主人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第一、急性传染病(如犬瘟热、传染性肝炎等)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如果爱犬不慎染病,应尽早就医,并排查其他潜在易感动物。
第二、消化道疾病 消化疾病的种类很多,例如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导致的消化不良,胃酸分泌不足引起的积食、慢性胃炎,胰腺炎,肝胆疾病等等,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拉稀、呕吐等症状。这类疾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给予特殊食物制剂,通常都能很快恢复。
第三、呼吸道疾病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等。此类疾病需要通过血常规、X光检查等确诊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