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吃完打虫药为什么还有虫?
看到很多人误认为体内外驱虫药是杀寄生虫的,其实这很片面的说法。 体外驱虫药主要是指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通过接触传染的方式(舔、咬)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继而到达体内各个器官,抑制昆虫体内的神经传导系统,使其出现麻痹然后死亡。
而体内驱虫药主要是杀虫剂和抗寄生虫药物。杀虫剂又分为抗蠕虫剂(阿苯达唑等)和杀死幼虫的药物(苯咪唑类);抗寄生虫药主要有甲硝唑等。这些药物通过口服摄入体内后,直接攻击蠕虫,使螨虫窒息或消耗体内能量而不能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因此说这几种药都是驱杀虫的作用,没有杀灭寄生虫的功效。
当给宠物服用上述药物后,寄生虫受到抑制,暂时性停止了繁殖和发展,但虫体本身并不被杀死,在停药数周内,当抵抗力下降时,它们又会复活并大量繁殖,这一现象称为驱虫后虫体的再激活作用。有些寄生虫如蛔目异尖科寄生虫,不仅具有再激活作用而且具有耐药性,对药物不敏感,长期用药会导致寄生虫产生对抗药物蛋白酶,影响药物代谢,加重寄生虫与药物之间的耐受力。从而造成了给宠物服用了打虫药,虫子却还在肚子里。 当然不是说打虫药没有用,打虫药还是有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毒素,能严重伤害肠壁上的肌肉神经,让寄生虫无法吸取营养导致死亡。所以打虫药还是可以吃的,但是切记!不要吃太多,或者吃的时间太长,都有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其它疾病。一般一年一到两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