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芯片破坏的原因?
芯片生物活性高、可降解、相容性好、化学性能稳定,在医疗、食品、制药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被国际社会公认。
2002年,挪威的一家食品加工公司申报了“食用肉和禽类内脏在肉毒杆菌污染的危险中,检测生物胺和有毒化合物”的项目,获得挪威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该公司计划在猪皮上安置动物芯片,通过检测生物胺和有毒化合物,判断猪肉是否安全。
英国华威大学医学院教授麦克福尔-马绍尔宣称,他正在研究一种能够消除狗身上疫病的芯片。但是,马绍尔教授所说的“疫病的芯片”其实跟动物克隆技术有关,它是指当动物从母体出生后,第一年内得到免疫力,这样就不用再接种猪流感、牛流感和人流感疫苗了。马绍尔教授的目标是,将来动物芯片发展到足以识别出特定的疾病。但按照马绍尔教授的说法,10年时间才可能开发出这种芯片。
芯片动物伦理之争已经展开
显然,如果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不对芯片植入动物进行监测,民众无法了解市场猪肉是否存在缺陷。而按照挪威技术创新基金的要求,肉类加工企业需要五年时间来研究运用芯片识别腐败肉、碎肉及其他食品污染问题。
但是,应用生物芯片进行食品安全监测,将会引发严重的动物伦理学问题。
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生物信息学教授指出,对动物实施生物芯片技术会成为德国国家动物福利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德国《生物体基因保护修正案》已规定,禁止将裸芯甚至携带基因材料的生物体用于任何商业理由,并且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生物体,以及如何对生物体进行补偿。这一法律既保障了科研工作的自由,又保护了动物福利。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本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晓峰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动物保护组织对中国动物芯片计划进行公开抵制,但美国“动物权利组织”2002年就公开支持美国动物保健协会在兽医学界发表的研究报告,对动物芯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认为在兽医学界使用芯片剥夺动物福利的行为是无人道、不人道的。
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医学和生物科学教授威格·米勒认为,将DNA标签应用于畜产品可能违反美国农业部的规定。他说:“除非这些动物患有一种严重疾病,一旦患病就威胁生命。否则农业部的规定就是要让那些动物自由生长。如果将DNA标签应用到肉或奶上,就有可能违反这些规定。”
与克隆人类不同,目前在国际上,还找不到一个可靠的程序法规来阻止对动物的基因修改。2001年9月,荷兰两所动物基因实验室终止了对羊的基因改良实验。然而,英国、法国、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相关实验仍在进行。
另外,植入性医疗设备可能会引起癌症。英国萨里郡纽兰德公园动物园首席执行官迈克尔·丹尼森指出,没有足够证据说明生物芯片是否会引起癌症。但对狮虎兽实施基因芯片可能会引起子宫癌和卵巢癌。一只被基因芯片诱发的雌雄同体动物,在其整个一生中都会产生雌激素,这种雌激素可能诱发前列腺癌。不过,美国动物保健协会兽医戴维·沃尔克特博士却对生物芯片技术的安全性充满信心,他说:“由美国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严格监管的生物芯片技术完全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