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狗粮配方?
我一般看配方的顺序是这样的 先看原料用词,尽量买原材料是“鲜肉”而不是“肉粉”的; 再看成分表排列,越排前面的含量越高,据此判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否达标(低于这个标准的就是垃圾粮了); 最后看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维生素A、D、E、K等以及钙铁锌硒锰铜磷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是否满足狗狗的需要——其实这些营养都可以从平时吃的饭里面获取,只是不能满足全部需要的时候就需要额外的补充剂了,比如钙片、维生素片等等。
以某知名品牌的一个套餐为例,原料是用词比较靠谱的“新鲜鸡肉”而不是“鸡肉粉”,并且成分表里肉类排在第一个,说明蛋白质含量不错;接下来再看碳水化合物,糖类排在第二位,说明淀粉含量比较高,对狗狗的眼睛不好,不过作为主食罐头这些影响也不大最后看看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基本也是符合需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个粮算合格吧。
当然有的配方用词很不靠谱,比如“动物蛋白”、“新鲜鱼体”、“海产品”等等,这种就要仔细看看配料表里面的成分是什么,是不是真正含有动物蛋白(主要是氨基酸模式跟人体接近的蛋白质就叫动物蛋白哦),还有看看这些成分的排名,如果海鲜排第一,肉排第二,那可就不太理想了。
另外提醒一下某些牌子在包装上面会有个生产日期,打开盒子里面却是过期的,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注意别买到陈粮啦~
在很多狗粮包装的后面,都会罗列一长串的配方和营养成分,相信对于很多朋友来说,看到这些字眼都会眼花缭乱,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分析了解,还是非常容易看懂的。在分析配方之前,首先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AAFCO,它是由各个国家的负责宠物食品事务的监管机构所组成的组织,美国AAFCO负责所有宠物食品的监管和指导,我国并未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相关事务,所以我们所购买的进口宠物粮都是按照AAFCO执行的宠物粮营养标准生产,这个AAFCO这个字母在后面我们会继续用到。
在狗粮成分的列表中,各种食材都是按照重量由多到少进行排序的,所以排在狗粮成分首位的肯定是含量最多的。而不同狗粮之间的排序差别很大,有的会写着某肉类(比如鸡、牛、鱼等),有些则写着某种肉类粉(比如果味粉、鸡肉粉)。还有的甚至直接写着“肉(种类待定)”或者“肉类副产品”。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判断标准来区分使用。
通常来讲,肉类粉多采用的4D原料:也就是死的(dead)、病的(diseased)、残的(dying)、低等级(downgraded)的动物尸体或副产物为原料,经过高温烘干磨碎形成的粉末。所以含有肉类粉的狗粮品质一般都不高。而副产物通常指的是:有除了肉类之外的,骨头、内脏、皮毛等所有部位。所以采用肉含量多的狗粮品质要高于采用肉粉的狗粮,而采用单一肉类的狗粮要高于采用肉类副产物的狗粮。另外,很多狗粮还会采用全肉含量作为宣传的点,全肉含量的狗粮通常不含碳水化合物,全部采用高品质肉类,特别适合于某些需要低淀粉的犬种使用(比如贵宾、约克夏、吉娃娃、西施、吉娃娃、法国斗牛等)。
接下来我们来判断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狗粮列表中,肉类之后都是各种各样的植物碳水化合物。通常情况下碳水化合物的排名越靠后,说明粮食中淀粉含量就越低。如果肉类之后紧跟玉米,那么说明该粮食中碳水含量是比较多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看该产品网页中有无AAFCO营养分析,如果有的话,我们可以找到该粮食的总淀粉含量。AAFCO营养成分中的淀粉含量分析会更加的可靠。
除了上面说的淀粉含量之外,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也是很值得关注的目标。因为纤维素含量过高容易导致动物拉稀。所以纤维素的含量也是需要综合判断的。这里给出一个我个人认为的黄金比例:总碳水化合物含量-纤维素含量不超过粮食全部营养成分的40%。综合考虑淀粉、纤维素的含量,如果都比较平衡,那么也是可以接受的。
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的是脂肪的含量。在AAFCO营养成分分析里,脂肪含量通常也是排在比较前面的,一般来说,除了全肉含量的狗粮比较特殊之外,排在淀粉之后就应该是脂肪了。同时,脂肪的含量建议控制在粮食全部营养成分的20%以下。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很多新手家长对于狗粮成分分析都有了很大的了解,其实还有一项也是特别重要的,那就是钙磷比例。通常来讲,AAFCO中给出的都是钙磷的最低含量。建议钙磷含量的比例大于1:1。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AAFCO中其他成分的分析是否齐全,通常来讲,越是大品牌的狗粮,营养成分越齐全,数据越可靠。
说了这么多,很多朋友说还是太麻烦,不用这么麻烦,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能判断出狗粮的品质——观察狗粮吃后的大便。通常来讲,狗粮中纤维素含量越高(比如小麦麸皮),大便就越成型。而淀粉含量过高、脂肪过高(比如玉米、大豆),都容易导致犬猫腹泻。所以,通常情况下,一包狗粮,纤维素含量适中,淀粉、脂肪含量较低,就会表现出大便比较干且成型,没有异味的特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判断该粮食的营养是较为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