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为什么眼睛发绿光?

冉婕妤冉婕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绿”字其实有点误导,应该说是“蓝”。 所有的动物(除人类外)在黑暗中看东西都是靠感知光线的强度,光越强物体越清晰,反之则越模糊。 也就是说,在很黑的环境中,你的“肉眼”其实根本看不见什么东西的(除了微弱的月光或者星空),这时你的大脑会判断有物体存在,并给视网膜发送相应的信号,于是你觉得你看见了。

而猫眼和夜视仪的原理是一样的,是利用电子元器件感应光线强弱来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大脑,所以才能看到暗夜中的东西。 只不过猫的眼睛能感受的颜色范围比你广得多,它能看见波长大约400纳米和650纳米的电磁波,而这个波段接近于红外光的波段,因此被称为“夜视”功能。 这个波段离人眼的视觉带宽相差甚远,所以人眼对它们是无感的,也就是看上去它们是“黑”的。 但是如果环境很黑,而光源(比如手电筒)又刚好垂直照射过来,使光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衰减,这时候在光源的两侧稍微偏转一些的角度,就能看到微微发亮的线条,这就是由猫的夜视功能导致的。

之所以不是全部蓝色,因为不同频率的波长的光(颜色)有完全不同的生物作用,这个蓝色是它的夜视功能启动的时候所产生的热效应。 当然,这些电磁波并不全是它用来夜视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分辨东西的形状、大小和距离等。 至于题主说的,猫咪白天也常把瞳孔缩得很小,那是因为日间的强光会让它失明。

所有动物的晶状体都是有凸度变化的(只有人类的可以伸缩),在光线强烈的地方,它会自动调节得很大,相反,在黑暗处就会自然变窄。 这样,就可以防止在明亮的光线中形成炫光,导致无法看清物体。

湛妍桂湛妍桂优质答主

这其实是猫咪眼睛的反光,猫咪眼睛的虹膜后方有一层特殊的反光膜,叫作脉络膜或者视网膜反光层,里面含有胡萝卜素或者是类胡萝卜素等物质。

在夜晚的时候,瞳孔扩张、光线不足的时候,会有外来光线进入眼睛内,经过膜层的反射后,会有部分光线返回,于是眼睛看上去就是发绿光的样子。这层反光膜的主要作用是放大进入眼睛的光线,有助于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捕食猎物,也就是说,夜视能力比较强的猫科动物都有这层膜。

由于猫眼反光层内胡萝卜素含量的个体差异和毛色、性别有关,也就是说金黄色毛色的猫眼反光层内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这类颜色的猫咪比较常见,所以常见的就是黄色的反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