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白点病是什么原因?

赫连曼杉赫连曼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相信大家对白点病都不再陌生,它是海水鱼缸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冬季和春夏之交。当水温较低时,白点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当水温升高到25℃以上时,其发育速率会明显加快。在温度波动较大的春季和秋季,以及温度忽高忽低的冬天,都是白点病的易发季节。 当发现鱼体出现白点时,说明体内已经存在大量幼虫,这个时候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会造成大面积感染。那么,为什么我的鱼缸中会出现白点呢?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为何会发生白点病 其实,任何生物的体外都可能寄生着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分为寄生虫(parasite)和微生物(microbe)两大类。对于观赏性鱼类来说,它们的体表、鳃部和消化道中都可能寄生着大量的寄生虫,而白点病则是由寄生虫中的原生动物门异尖科异尖属中的海洋寄生虫异尖虫引起的。 异尖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的异尖科,与人类寄生虫中的蛔目异尖科同名,但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如何发现和诊断 一旦发现有鱼类感染白点病,首先要通过肉眼观察判断是否所有鱼只都发病。因为有些病原体会在鱼体内到处游走,所以如果发现部分鱼有病症,则要仔细观察是否有少量鱼只全身布满白点,若有则表明所有鱼只都已感染;若没有,则需要进一步排查。 检查鱼体是否患有白点病还可以通过用手的电筒照射鱼体的方式查看是否有暗色的圆形斑点。 若是诊断为患白点病,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定病原体的类型。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排泄物,正常鱼的排泄物为淡黄色,若观察到白色、半透明状的粘液状物体,则提示可能是患了白点病,应进一步确定病因。 另外,还可以取少量病鱼体内的寄生虫,将其浸入生理盐水中,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若发现其中有异尖虫的幼虫或胞蚴等,即证明有此病发生。

三、如何预防 对于白点病,预防是最重要的。因为该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间接接触,所以保持环境的干燥清洁非常重要。另外,由于病原菌可以在低温下存活1~3周,因此做好冬春两季的保温工作也很有必要。 同时,因为该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所以定期灭蚤、杀虫也十分重要。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富含氨基酸的饵料投喂,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四、如何治疗 对于已确诊为白点病且正在发病期的鱼只,应该立即隔离治疗,以免传播给其他鱼只。 对于患病鱼只,可以使用杀灭寄生虫的药物进行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药物对虫体有毒杀作用,但是使用后会产生耐药性,故不宜长期使用。若用药后症状得到改善,需继续用药直至全部杀死虫体,方可停药。 对因白点病导致死亡的鱼只,应及时清理残骸,并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病菌大量繁殖。 如果病情严重时,可使用药物浸泡病鱼,药物选用甲基蓝溶液,浓度为50毫克/升。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过15分钟,每天一次,连续几天即可见效。也可以服用土霉素或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药浴治疗。 对患病率高的热带鱼可全池(箱)投药,以2%~3%的浓度将药物投入水量20倍的水族箱中,药液要保持新鲜。对水族箱或过滤器进行消毒,可用2%~3%浓度的药液清洗,每日1次,连续5天。 对鱼体上的白点点可采用针挑法、刀割法、涂抹法治疗。对患处涂消炎药水,如金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每天1~2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