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感觉狗狗打针后更严重?

邢远秀邢远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这涉及到动物医学上的一个问题——医源性问题(Medically induced problems)。 所谓医源性损伤(iatrogenic injury)是指由于医生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不当而造成的机体损伤;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s)则是指由于以上原因导致的疾病。 根据美国动物诊疗机构AVMA的数据,在人类医疗活动引起的可追踪病因的死亡中,32%的原因可以归因于兽医的医疗行为(包括处方和用药错误、手术操作、疼痛控制和不合理的免疫程序等)[1]。而在动物医疗行业比较发达的美国,这些数字恐怕也不低。 当然,医生也是人,也会有出错的时候……但关键是,这些错误可能并不会立刻显形!

以药物为例,如果注射或者口服的药物剂量过大,虽然当时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晕、乏力、倦怠、嗜睡等症状,但过不久就消失了,医生可能会认为患者“恢复得不错”而继续当前的治疗方案。然而,药物过量所带来的危害并不会就此消失,它们会潜伏下来,随时可能发作。这种情况被称为药物的后发效应(post-drug reaction)或称后中毒反应(poisoning reaction)。

以地西泮(安定)为例,一次服用该药5毫克,大约4小时后会出现后发效应,血药浓度达峰值,此时患者可能会变得较为兴奋,出现烦躁、激动、言语多、行动过多等表现,但入睡后症状逐渐缓解。若服用地西泮30毫克,则药效持续的时间更长,出现的后发效应也会更为明显[2]。服药后即刻的效果并不能作为疗效好坏的唯一评判标准。

另外,一些外用的麻醉药品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对慢性疼痛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药封闭治疗,如将含2%利多卡因的溶液注射到关节内,如果注射部位不准确,药液进入关节腔内,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3]。

所以,医生开药、打针、做各种处置时,患者及家属一定要仔细检查,看看是否准确,切勿因为信任医生而忽视了检查环节,否则损失了钱财事小,若是影响了病情而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那就追悔莫及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